10月21日,濮阳县应急管理局、教育局、交通局、防震减灾中心、科协等10个单位,在县第七初级中学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,全校2600余名师生全员参与,通过“实战化”演练提升师生地震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。 
演练前,县应急管理局、县防震减灾中心结合校园场景,为师生开展专题培训,通过动画演示、现场示范等方式,讲解地震发生时的躲避技巧、疏散路线及注意事项,并联合学校制定详细演练方案,明确各班级疏散路线、班主任职责及安全员点位,确保演练有序开展。 
下午4时,副县长王相卿宣布演练开始,演练信号准时发出。听到“地震预警”信号后,各班学生在班主任指挥下,迅速双手抱头、弯腰躲到课桌下方,利用课桌形成“生命三角区”,全程保持安静有序。约1分钟后,“紧急疏散”信号响起,师生们按照预定路线,弯腰低姿、快速有序向操场等空旷区域疏散,途中避开楼梯拐角、狭窄通道等危险地段。各楼层安全员全程引导,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。从信号发出到全体师生安全集结,整个疏散过程无拥挤、推搡现象。 疏散完成后,应急局对演练进行现场点评,肯定演练成效的同时,针对“部分学生疏散时速度过快”“个别班级集合清点人数不够迅速”等细节问题提出改进建议。 此次校园地震应急演练,不仅让师生熟练掌握了地震灾害中的应急避险和疏散逃生技能,也进一步完善了校园应急处置机制。下一步,濮阳县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,在全县中小学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,持续筑牢校园安全“防护网”,为师生生命安全保驾护航。
|